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無論任何米,大米的三個指標的

高低依

次判定的順序都是:

新鮮、安全和有營養

或者

簡單

稱為是新米、不打農藥和帶胚芽。

無論是五常大米、響水大米、龍江大米、方正大米、泰國香米等等,還是我們平常吃的任何米。

三個指標

能把

所有的米放在同一個天平上稱重量

它是大米品質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市場給予更高價格的前提。

而第四個指標:

好吃。

這個就直接跟大米品種相關了,每個人口感不一樣,是一個偏主觀的指標。

也是市場上津津樂道的話題。

前三個指標滿足的情況下,也能滿足第四個指標,那是極好的。

關於這四個指標的闡述圖如下:

關於新鮮

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當季稻穀,脫殼後3個月內食用的為檔次較高。

關於安全

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上品:種植過程不用農藥、是非轉基因,無重金屬或遠低於GB2761-2017的國家標準。

關於營養

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上品:胚芽留存率80%以上,或高於25%以上的。(胚芽佔據稻穀微量營養素的66%,但胚芽留存率越高,開袋後需要立即食用的時間越短。)

關於好吃

吃得少要吃得好,好大米的三個判斷標準

上品:只要自己覺得好吃就行(其實國家有個推薦標準GBT15682-2008,跟大米的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結構和芳香類物質含量有一定關係)

對我們來說,平常選米,下意識儘量先考慮前三個,如果同時滿足第四個標準那是最好的。

如果四個指標,選一個重中之重的話,那就是新鮮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