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件事,只能父母教會孩子,不要指望老師!

家長們常常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嚴格的劃分開來,認為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最好、最優質的物質支援和精神支援,而學校,則是一心一意的教育好孩子。這樣是非常不合理的。

教育不能光靠老師,父母佔主力!有很多事情,只能父母教會孩子,不要指望老師!比如以下這6件事:

01讀書的興趣

興趣是需要培養的,而且越早培養越好。讀書的興趣,兩三歲的時候就應該開始了。而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來自父母的日常薰陶是最自然和有效的方式。

現代很多父母一邊要求孩子看書,但是自己卻在一邊玩著遊戲或者是刷著抖音,這樣給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不妨嘗試從自己做起,透過我們自己實際的行動去引導孩子讀書,起到一個帶頭的好榜樣。

這6件事,只能父母教會孩子,不要指望老師!

還可以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們講一些睡前故事,這樣既可以增強親子交流還可以引起孩子愛看書的興趣。長期地堅持下去,孩子就會形成讀書的好習慣,即使我們不催促,孩子自己就會自主的要求看書。

02寫字姿勢

寫字是小學階段(即一年級)基礎的基礎,也是寫好漢字關鍵一環。

指導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是教育者的職責,要想寫好漢字就要努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只有這樣書寫才會規範、端正、整潔。

但是一個班裡那麼多學生,老師沒精力逐個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沒精力激勵每個孩子都去練字。這個時候,父母就是孩子正確寫字姿勢的督促者。當孩子要寫字時,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勢,然後再幫助他糾正錯誤姿勢。只要持之以恆,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03做家務

在中國,對於“該不該讓小孩子做家務”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甚至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讓他們做家務,太早了。

這6件事,只能父母教會孩子,不要指望老師!

但正如演員

胡可說的: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會害了他。

讓孩子做家務,只是希望孩子養成好習慣,長大後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而且,做家務會讓孩子能體諒別人的辛苦,能夠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04學習和生活習慣

家長愛衛生,孩子也就愛衛生。家長樂於助人,孩子也就助人為樂。要想讓孩子成為高尚的人,家長的行為絕對不能卑劣。

請您記住,老師教給孩子的多是課本的知識,課本以外的,尤其是生活習慣,做人道理等等,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05孩子細節上的管理

有些孩子做作業磨蹭,有些孩子做作業馬虎,有些孩子總是在最後時刻才想起趕作業。這些不好的習慣,都是家長嬌縱出來的。

家長要學會督促孩子,利用邊角縫的時間,早早地完成作業,免得孩子最後搞突擊。尤其孩子在小學階段,家長必須要培養孩子儘早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你遷就孩子,就等於坑害孩子。完成作業了,剩下的時間,孩子可以讀課外書,可以休閒。如果你有心計,可以讓孩子讀書,多豐富自己頭腦,而不是與孩子一起抱 怨,更不是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師或者學校。

這6件事,只能父母教會孩子,不要指望老師!

請您記住,老師只管佈置作業,管不了你家孩子什麼時候完成作業。好的學習習慣,是家長培養的。

06開心

快樂與其說個性使然,不如說是一種素質和能力。快樂需要一個豁達心胸和樂觀的心態和足夠的安全感。

為人父母,對孩子要慈愛有加,讓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夠的溫暖和歸屬感;要求孩子時要嚴格卻不能嚴厲、兇惡;當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時候,要引導孩子樂觀通達,讓孩子感到如果用好的心態面對現實,現實就不會那麼糟糕。總之,讓感到人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學會快樂,是教育中再重要不過的事情。

最後,益養君想說的是,

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

孩子厭學,孩子逃學,孩子跳樓,貌似孩子的事兒,但實質上,是家長從小對孩子胸懷培養的結果。

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孩子就不會想不開;父母吵鬧,父母離婚,父母生活習氣不好,孩子成才則是奢望。

家庭的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學習氛圍,就抵得上一個多麼優秀的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他人,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對老人說三道四,如果那樣,將來的您,也許就會飽受孤獨之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