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國車市回顧:什麼是新汽車時代的“正道”

每次寫月度行業回顧,我都會習慣性的先把每月重要新聞列舉一下。我注意到,凡是可以被稱作有“新聞價值”和“後續影響”的事件,大多和創新企業、科技公司有關,或者說,和現有的銷量、行業地位不成正比。有人也會說,別看那些新企業吹的兇,實際上最高也不過積累了10萬銷量;有的企業甚至還沒有推出量產車,就已經IPO。是這個行業“國將不國”,還是我們過於誇大這些變化對未來的影響?

本月,兩家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的表態很有意思。6月13日,

吉利

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重慶車展期間的論壇上表示,無論是彎道超車還是換道超車,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所有的競爭都離不開一條道,那就是正道。

月底,

長城

汽車在保定舉辦第8屆科技節,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評論跨界造車時說,新勢力不會一直是新勢力,傳統車企也可以不傳統。

李書福的講話一直有哲學思辨之風,我理解他所說的“正道”就是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汽車發展100多年一直伴隨著創新甚至變革,但是沒有捷徑可循。而長城的表態,則是說評價新企業的維度,不只是創立時間的先後。他們的表態,其實都是在強調自己企業在新競爭環境下的價值。其實無論是吉利還是長城,也都是門外漢起家,到躋身行業主流,如今又到了自我變革的當口。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科技節上表示,中國在新能源和智慧汽車兩個領域具備了一定優勢,但視窗期非常短,稍縱即逝。中國汽車品牌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裡,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

六月中國車市回顧:什麼是新汽車時代的“正道”

魏建軍此言,體現了長城汽車ALL IN新汽車時代的決心,也意味著,就他的判斷而言,中國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的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這場決戰,無疑會加快行業變革的速度。所以在這個當口,我認為,以企業入局先後來區分發展階段,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不如範圍更大一些,叫“新汽車”和“傳統汽車”。因為汽車參與者的範圍,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在行業中的位置,包括汽車的定位和形態,都在逐漸發生變化。雖然說智慧化和碳中和,是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兩大趨勢,但再過10年20年,汽車會發展到什麼樣子,誰也無法準確預判,也許現在一些爭論的焦點,從長遠來看都不是問題。在新汽車大潮中,行業也正在發生有趣的變化,每個月都有不少“案例”來印證,6月也不例外。

第一,參與到汽車行業的跨界企業越來越多。位元組跳動近期註冊了“位元組汽車”的商標,抖音也推出了“抖音汽車”logo,不過位元組跳動已經否認了造車傳聞。手機巨頭OPPO造車也只待官宣,挖人、註冊商標,手機大佬陳明永也準備投身汽車大潮。

集度汽車

CEO 夏一平表示,將在 2022 年北京車展時亮相一款概念量產車,定價將不低於 20萬元。比起前幾個月,6月份的新造車傳聞顯得波瀾不驚,但確定入圍的企業早已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

第二,傳統的主機廠與供應商的關係在改變。在長城汽車科技節上,魏建軍釋出了宏偉的2025戰略,到2025年要達到年銷量400萬,營業額6000億的目標。同時,包括電池、電控、智慧駕駛等一批新技術集中釋出。這說明,車企已經充分認識到,在智慧汽車時代,必須掌握新的核心技術,包括三電、智慧化相關的核心硬體,以及強大的軟體開發能力。車企越來越傾向於自己孵化公司佈局這些領域,這既是從“晶片荒”悟出的教訓,也是增強營收能力的重要手段,這些零部件收入,以及這些公司獨立融資、上市的價值,是實現營收增長、市值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自己並不擅長的跨界生態領域,車企則希望把自己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這次長城汽車也宣佈成立生態聯盟,並且不斷擴充套件圈層,以生態來取代甲乙方關係。長鏡頭此前多次發表觀點,將來的汽車行業,誰運營使用者,誰將成為主體。傳統意義上的“主機廠”,有可能以更多元化的形態存在。華為堅持做增量供應商,而一再宣告不造車,也正是把握住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位置。

第三,藉助資本的力量,汽車行業整體評估標準和方法都在發生改變。6月30日晚,滴滴在紐交所正式掛牌,發行價14美元,預計募資44億美元。小鵬汽車6月23日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也將成為首個在港交所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將於7月7日上市交易。FF高調的借殼上市過程,也將迎來結果。

6月29日,寧德時代股價上漲2。96%,報508。51元,總市值1。18萬億。超越了五糧液,成為深圳市場總市值第一,列A股總市值第5名。在這一利好刺激下,新能源概念股也是整體上漲。

六月中國車市回顧:什麼是新汽車時代的“正道”

除了新能源概念之外,自動駕駛創業創新公司也在充分把握時機。繼智加科技之後,小馬智行和地平線都先後傳出準備赴美上市的訊息。這些公司一方面頻頻和車企達成戰略合作,一方面緊鑼密鼓的融資。就在這個月,地平線完成15億美元大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50億美元;據媒體報道,地平線本輪融資包括了至少7輪,上百家機構湧入。文遠知行C輪融資金資額達3。1億美元。過去5個月,文遠知行完成了總額超6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33億美元。縱目科技已完成累計1。9億美元D輪融資;禾多科技完成了B1輪融資;禾塞科技完成了D輪融資。這些自動駕駛概念企業的投資者中,有紅杉、IDG、高瓴這樣的老牌投資公司,也有包括小米、京東、美團在內的科技企業和網際網路巨頭,還有上海張江、重慶兩江等政府背景。可以說,這些高科技企業的融資能力,以及投資者的熱情,一改兩年前中國汽車產業下行時的冷清,也羨煞了一眾主機廠。

第四,行業的變革引發了人才爭奪戰。軟體人才稀缺,熟悉汽車行業的軟體人才更加緊俏;具備自動駕駛、智慧座艙、使用者運營等熱門領域的人才,也紛紛待價而沽;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人才需求會逐步傳導到院校;新造車企業急需人才,讓傳統企業的關鍵崗位人員“春心萌動”。這樣來看,汽車行業人才的需求範圍將發生變化,過往時刻的一些傲人的職業經歷,可能在新的時期一文不值。

新的格局下發生的優勝劣汰,沒有什麼值得惋惜的。這邊廂,華晨汽車原董事長祁玉民被逮捕;緊接著,遼寧省委宣佈決定,沈鐵冬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閻秉哲不再擔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資產近2000億元的華晨,前途難測。有媒體爆料稱寶沃即將進入破產程式。那邊廂,寶能汽車宣佈獲得廣州開發區120億元融資,並推出了高階新能源品牌“BAO”,據說迎合網上熱搜梗。但是寶能集團員工欠薪裁員的傳聞一直髮酵。再看看很可能起死回生的賈躍亭,只能感嘆一下,汽車行業的魅力真是太大了!多少人為止魂牽夢縈。

六月中國車市回顧:什麼是新汽車時代的“正道”

汽車行業智慧化和碳中和兩大方向,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戰略發展,但是實現的過程如何,還需要在摸索中前行。6月5日,在一次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建議北京研究出臺禁售燃油車政策,就引發了爭議。不久,歐陽院士又就這一話題進行了迴應,除了解釋他參股一些新能源企業之外,針對有關政策的建議,他強調,主要是為了引導市場預期,加大提前量。

其實,從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新能源車逐步走向市場化的趨勢,以及資本熱捧新能源概念企業的現狀,都在推動碳中和的大方向,僅靠政策約束,欲速則不達。新能源領域知名專家王秉剛不久前表示,這幾年電動汽車發展的好,經常讓大家忽略了燃油汽車的進步。但在不斷講雙碳的當下,更應該關注混合動力,透過技術進步將燃油車的油耗降下來。從比亞迪的DM-i和DM-p,到長城的DHT,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在混動技術方面實現了巨大的跨越。市場的整體認識,對混合動力的寬容度也越來越高。為了實現彎道超車,第一批新能源車使用者吃到的螃蟹,味道不算好。即便如今,新汽車概念大行其道,也仍有大量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許,參與者們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正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