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對!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下聯太經典了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最燦爛的地方就是語言文字方面。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毫無障礙的參與進去。而對對子作為一種語言藝術的凝練表現,一直是各路文人騷客的愛好之一。無論是正式場合還是遊玩娛樂,“吟詩作對”都是一種風雅的體現。

千古絕對!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下聯太經典了

而在千百年間,也出現了許多構思精巧的千古絕對,今天要說到的就是清朝朱明戲曲理論家、詩人李調元有關的一副對子。

說的是有一天正好是端午節,李調元去家裡廚房找吃的,看見他的三嫂剛好在包粽子,而鍋裡也有已經煮好了的粽子散發出濃濃的香味,李調元聞了感覺更餓了,便向他三嫂要粽子吃。

千古絕對!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下聯太經典了

而三嫂看他一副饞樣,卻並沒有立即給他粽子,反而想著逗逗他,於是便說:“五弟想吃粽子可以,但是我得考考你,我出一個上聯,你要是能對上,這粽子就給你,要是對不上,可就沒粽子吃了,好好回去讀書去。”

李調元是出了名的才華橫溢,怎麼會害怕這個?於是李調元一口應下:“沒問題,三嫂儘管出,若是真的對不上我也不好意思吃你這粽子了。”

三嫂便出了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這個上聯的確不簡單,首先是從當下場景而出,其次用了三個“五”字,最後還用了個“討”字形容李調元的神態。

千古絕對!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下聯太經典了

李調元聽了心裡有點不高興,畢竟這個“討”字實在是有點難看,他剛好又看到一邊的臺子上放了油炸餈粑,便指著油炸餈粑說:“這粽子我不吃了,我吃餈粑行了吧。”

三嫂看他神態就知道他是為了個“討”字不樂意,但還是跟他說:“這餈粑可以是我昨天半夜三更才舂好的,你要是想吃,還得過我這關。”李調元心裡有點急也有點生氣,他心想,我這吃個東西怎麼還這麼難了?連個餈粑不能吃。

不過突然,他好像又想到了什麼,原來剛才三嫂的話又給了他靈感,於是他張口說道:“三更三點,三嫂簷下頭餈粑。”這對子對的不僅工整,還用個“偷”字報了三嫂說他“討”粽子的仇。

千古絕對!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粽子”,下聯太經典了

這下換三嫂覺得這字用得不好了,李調元就狡辯說:“是三嫂先用了‘討’字的!”三嫂感覺好玩兒,這是他記仇呢,於是兩人相視一笑,同意雙方都改一個好聽點兒的字,於是對聯便成了:“五月五日,五弟廚房吃粽子。三更三點,三嫂簷下舂餈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