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求關注、求收藏、求轉發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百年黔莊,做好人,釀好酒

目前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採用的工藝主要有三種:

1、傳統的大麴醬香工藝:以優質高粱為原料(不破碎或破碎20%),用小麥制高溫大麴做糖化發酵劑,兩次投料、高溫堆積,經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採用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流酒的特殊工藝,生產週期長達一年,原料出酒率為25~28%。

2、麩曲(碎沙)醬香工藝:以粉碎的高粱為原料,用大麴、麩曲、糖化酶(或乾酵母)等按一定比例作為糖化發酵劑,可採用窖池發酵或地面堆積發酵。經發酵、蒸餾、勾調而成的具醬香型風格的白酒。該工藝發酵時間短、貯存期短、資金週轉快、出酒率比傳統大麴醬香工藝高40~50%。

3、以傳統的大麴醬香工藝和麩曲(碎沙)醬香工藝生產出的原料酒為基酒,按不同比例勾調而成。該工藝被許多醬香白酒生產企業所採用。 (大麴)醬香型白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大麴)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古老而獨特,是茅臺鎮千百年來歷代酒師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是我國寶貴的民族遺產。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可以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長時間貯藏,精心勾兌而成。兩次投料指下沙和糙沙兩次投料操作。有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投料

一年一個週期,只投兩次料,第一次下沙投料,原料用量佔總投料量的50%。第二次糙沙投料,原料用量佔總原料量的50%,並且對原料粉碎度要求整粒與碎粒量之比,下沙為8∶2,糙沙為7∶3。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下沙:每年的9月重陽開始下沙。將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後,堆積於晾堂甑桶邊,將堆積潤糧後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勻後上甑,蒸糧2h~3h,使糧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潑上熱水(稱量水)後出甑。將蒸好的原料鋪於晾堂攤涼至適宜溫度,撒適量酒尾,加入高溫大麴粉,進行發酵。

糙砂:取出窖內發酵好的生沙酒醅,與粉碎、潤好後的高梁(高梁潤糧操作與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勻後裝甑,混蒸,蒸糧蒸酒,所得的酒即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體雜、澀味重、帶有黴味等原因而回窖發酵)。將蒸好的原糧攤涼後加入適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溫大麴粉拌勻,入窖池發酵後開窖蒸酒。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七次取酒

將糙沙輪次入窖發酵好的糟醅從窖內起出,堆於甑桶旁,糟醅不再新增新料,按照窖內糟醅的不同層次,分層蒸酒,高溫流酒,掐頭去尾。

蒸酒結束後,將糟醅出甑攤涼加尾酒和大麴粉,拌勻後起堆堆積發酵,高溫堆積後入窖發酵,一個月後開窖,按窖內上、中、下3層將糟醅分別起出,分層蒸酒,高溫流酒,掐頭去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貯存與勾兌

蒸餾所得的各輪次酒酒質不盡相同,在這7次取酒中,從原酒的質量看,前2輪次的酒質較差,醬香弱,酒體單薄,呈現黴味、生澀味較重。第3、4、5次酒,酒質較好,第6次酒帶有較好焦香,第7次酒由於出酒率低。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在各輪次的蒸酒過程中,窖內不同層次的酒體風格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上層酒醬香較好,中層酒比較醇甜,而下層酒窖底香較好,故在蒸酒時應分層蒸酒。根據不同輪次,不同型別的原酒要分開貯存於容器中,分別貯存。

經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經貯存三年後的原酒,在經過調酒師精心勾兌而成“醬香濃郁,醇厚淨爽,幽雅細膩,回味悠長”的醬香型白酒,當然剛勾調過的醬酒還不能出廠,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沉澱,使酒體更穩定,口感更好。

黔莊酒業:傳統醬香型白酒分類,以及工藝詳解

以上只是小黔的個人總結,如果您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如果對您有幫助,希望您關注、轉發、收藏,再次感謝大家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