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涮羊肉的歷史已有數百年之久,起源於元代。據說元世祖忽必烈統率大軍南征時,有一次激戰後,人困馬乏,飢腸轆轆,部隊便停下來殺羊燒火。他們正準備烤羊肉時,探馬竟焦急來報,敵軍大隊人馬已追趕而來,僅距駐地十里。忽必烈只好邊下令部隊開拔,邊喊著“羊肉、羊肉!”可是,這時烤羊肉已經來不及了。廚師急中生智,飛快地將羊肉切片,放在沸水鍋中攪拌,待肉色一變即撈在碗裡,撒上鹽、蔥花薑末,送給忽必烈食用,他吃後迎戰敵軍,居然大獲全勝。後來籌辦慶功宴時,他特意點了這種羊肉片作為紀念。廚師便仿效前法精細製作,並加了腐乳、辣椒調味。將士們吃了都讚不絕口,忽必烈便當場賜名為“涮羊肉”。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從此,涮羊肉就變成了宮廷佳餚,但直到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民間。每個地區風土人情的不同,食法各具風格。內蒙古的涮羊肉,多選用大尾綿羊的上腦、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適度薄片,放在火鍋沸水中輕涮,再取已備好的芝麻醬、腐乳、韭菜花、滷蝦油四種作料蘸食。這種吃法,使羊肉的質地鮮嫩,不肥不膩,新穎別緻。北京涮羊肉又將其發揚光大,不但所用的羊種更佳,選肉更精,蘸料也更多樣化,擴大為八種之多。食客們吃起來更覺左右逢源,逸興遄飛。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北京涮羊肉以前以“東來順”最為出名。東來順創始人為丁子清,一九○五年在北京東安市場擺攤,後來才掛起招牌,成為北京首屈一指的清真餐館,享有“涮肉何處嫩,要數東來順”的美譽。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都曾是這裡的座上常客。東來順的特色是選料精細,只選用內蒙集寧產的小尾巴羯羊,就是閹過的公羊。這種羊無羶味,每隻只取出可涮的羊肉七公斤左右。羊肉片得勻薄,每半斤羊肉要切出長六寸、寬一寸半,約四十到五十片的片子。調料多彩多姿,有芝麻醬、紹酒、醬豆腐汁、醃韭菜花、醬油、辣椒醬、滷蝦油、米醋八種,並加蔥花、香菜末增味添香。羊肉則鮮酥嫩香,入口即化,不羶不腥。連最怕羊羶味的人,也能大快朵頤。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東來順所用的羊肉涮鍋也最標準,是一種特製的矮胖銅鍋,膛圓口大,炭裝得多,水也裝得多,即使同時放入一兩盤羊肉,肉色也馬上由紅轉白,吃得又鮮又嫩,深得“涮”之要旨。而且,所用的木炭煙少火大,每天一大早客人還沒上門之前,店裡就先燃起炭火,把煙氣給揮發掉。所以客人在吃涮鍋時,絕不會聞到煙味,舒服得很。但東來順正在沒落中。畢竟年代久遠,有些北京人嫌它一進門就有股羶味,都改去新開的“能仁居”報到了。我其實並不那麼喜歡能仁居,雖然那裡的蘸料有獨到之處,卻都是事先配好的,不能自行選配。何況,所用的涮鍋不如東來順那麼標準,而且燃料不是用木炭而是用瓦斯爐。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不但沒情趣,而且涮羊肉要久一點才能燙熟,就沒那麼嫩了。但他們生意卻出奇地好,真是令人費解。能仁居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們所供應的一種綠豆雜麵,以綠豆粉製成,呈灰棕色,爽滑而含豆香。在飽啖涮羊肉外,再將這種麵條下到鮮濃的羊肉湯頭裡燜熟,美美地來上一小碗,那滋味真是千金不換。全羊席是由回族清真羊菜所組成的宴席。回人不吃豬肉,牛、羊是他們主要的肉食來源。於是他們在長久的生活經驗中,慢慢地學會用羊頭、羊肉、羊肚、羊肺等不同部位,以變化多端的製作手法,分別製成大菜、溜菜、炒菜、炸菜、冷盤、甜菜、湯菜等菜餚,豐富多彩,動人食慾。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全羊席早在清代就已經盛行了。當時清宮為了照顧回族官員不吃豬肉的習慣,增設了“真膳房”(即清真餐廳),每逢喜慶大典,殺牛宰羊,慶賀一番,而全羊席是當時規格最高的清真宴席。每逢開宴時,桌子上都要鋪一條藍色的桌布,象徵伊斯蘭教,並擺滿了色、香、味、形不同的羊菜。後因這些羊菜的滋味鮮美新奇,皇帝也開始吃起全羊席來,並慢慢流傳到北京民間。民間的全羊席只有四十四道菜,比起官場的六十六道、皇帝的七十二至七十六道,是要簡約得多了。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清末以來,全羊席經過不斷的發展,製作方法越來越精細,菜餚的花色也越來越多。目前最有名的全羊席廚師,並不在北京,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那就是回裔的名廚王自忠。他因博採眾家之長,據說能烹調出羊內臟菜二百六十多種,有蔥爆心片、花炒羊肝絲、油爆肚仁、油爆肚片、涼拌肚絲等名目。他並能烹出一百九十多種羊肉菜,如酥羊鏈子、清蒸羊肉、滑羊裡脊、黃燜羊肉、紅松羊肉等。連一般人棄而不吃的羊骨頭,他都可以燒出五六種菜來。至於最難處理的羊蹄、羊尾,他也可分別做出六七種佳餚,真是神乎其技了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北京雖是全羊席的發源地,但市內人口畢竟是以漢族為主流,所以全羊席的發展比起回族自治區的寧夏,就相形遜色了。以前北京民間最早製作全羊席的,是東來順餐館,曾風光過一陣子,後來因食客不多,就逐漸沒落了。所以他們現在也不做全羊席了,乾脆將所有的羊菜都寫在選單上,變成單點。其實那份選單也等於是虛設,因為羊菜需要巧手烹調,比涮羊肉麻煩得多,他們大多慫恿食客吃涮羊肉,並不鼓勵食客照選單點菜。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我有次在東來順想點道“它似蜜”來嚐嚐,他們就答以:“賣完了。”想換點“黃燜羊肉”時,他們就說:“要等半個鐘頭,吃涮羊肉比較快。”我舉頭一望,果不其然,所有的座上客都是圍著一個熱騰騰的火鍋在大啖涮羊肉呢,只有我最不識相,還拿著選單猛瞄。但我仍宣告我吃過涮羊肉了,想試試其他羊菜,並改點了薄切羊頭肉、羊肚湯、蔥爆羊肉、水晶羊蹄、炸羊尾等幾道菜。他們才不情願地到廚房去覆命,而且的確花了半個鐘頭,才將所有的菜上齊。第一道是冷碟薄切羊頭肉。我並不特別愛吃羊肉,怕那股子羊騷臭。但以前看唐魯孫寫北平的羊頭肉如何味美香湛時,還是不禁嚥了好幾口唾沫。而《燕都小食品雜詠》也有云:“十月燕京冷朔風,羊頭上市味無窮。鹽花灑得如飛雪,薄薄切成與紙同。”更令我心嚮往之。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原來薄切羊頭肉,本是一種街頭小吃。舊京每屆立秋,當西口的綿羊長得又肥又嫩的時候,賣羊頭肉的小販便開始出現在街頭上了。他們有的用一個橢圓形的小木箱,擺在水酒缸門前售賣。有的則走街串巷,用一種兩頭翹的棕繩扁擔,一頭挑個大圓扁筐,邊走邊吆喝:“哎,羊頭肉哎!”在在給人秋到人間的感覺。羊頭肉就是白水煮羊頭,純粹原汁原味,還分為羊舌頭、羊眼羊腦幾個部位,口感皆不相同,都是下酒的好菜。小販一般將羊頭劈成兩半,稱為“羊臉子”。遇有買主時,才在圓筐上加小案板,用刀按指定部位,切成飛薄的大片,再撒上五香細鹽末,就可以供食了。他們通常用鑽有小孔的牛角裝細鹽,往肉片上撒,顯得很別緻。老北京有句俏皮歇後語:“賣羊頭肉的回家—不過戲言(細鹽)。”可見羊頭肉與老北京人的生活,是完全融成一體了。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梁實秋在《饞》中,有段寫羊頭肉的文字,十分精彩,仔細地描述了北京人如何吃羊頭肉的情狀:“一個冬夜,聽得深巷賣羊頭肉小販的吆喝聲,立即從被窩裡爬出來,把小販喚進門洞,我坐在懶椅上看著他於暗淡的油燈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橫著刀刃片羊臉子,片得飛薄,然後取出一隻蒙著紗布的羊角,撒上一些椒鹽。我託著一盤羊頭肉,重新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進嘴裡,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地解了饞癮。但是,老實講,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痴想時所想象的香。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如今的北京街頭,當然是不見這種叫賣羊頭肉的小販了。只在某些專賣羊肉的店裡(以前稱為“羊肉床子”),可以見到它的芳蹤,如東來順。那天我們的那盤羊頭肉,果然切得飛薄,上面撒的五香細鹽也很香湛,但那肉味兒似乎太羶了些,而且口感堅韌,淡而無味,我反而懷念起臺灣的當歸羊肉來了。東來順那盤水晶羊蹄冷碟,就不是臺灣人所能做出來的美味了。只見那羊蹄有如凝脂凍玉,滋味清爽鮮潤,不腥不羶,不禁配著燕京啤酒、涼拌貢菜,啃了個精光。貢菜本是江南的特產,東來順將它燙熟後,以紅椒絲配色,色澤悅目,清脆宜人,可說是“南菜北做”了。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接下來的羊肚湯,灰溜溜的一大碗,不太有什麼滋味。那羊肚絲雖然夠脆,但湯裡如果再加點當歸、黨參、八角或麻油來調味,一定會香美得多。蔥爆羊肉則很夠水準,不但爆羊肉的火候恰到好處,鮮嫩無匹;那醬汁也鹹淡合宜,蔥香、醬香濃郁,為羊肉增味。臺灣的沙茶羊肉比起它來,是有所不如。沙茶的味道太濃膩了些,常掩蓋了羊肉的真味,而無襯托之功。但臺灣畢竟是亞熱帶,所產山羊的肉質當然比不上內蒙古的綿羊肥美,只好靠作料來增味了!

北京涮羊肉,起源於元代,清光緒年間才流傳於民間

炸羊尾,是著名的東來順甜點。和涮羊肉一樣,炸羊尾也源自蒙古,本來用羊尾巴上的肥膘、雞蛋白、果脯、白糖為原料,再油炸而成的,因而得名。不但外形美觀,而且滋味香、甜、酥、脆、帶水果味,只是稍微肥腴了些。所以東來順加以改良,取消了羊尾巴的肥膘,只把蛋白打得起泡,裹上細豆沙,放進油裡炸熟,再薄薄地滾上一層細砂糖,就可以供食了。據說這道甜點,最受前寧夏軍閥馬福祥的欣賞。馬福祥是回族人,民初時和馮玉祥等人走得很近,因而獨霸寧夏。以前他每到北平串聯,都要到東來順吃上一盤。炸羊尾熱熱、軟軟、甜甜、香香的,的確相當出眾。只是稍嫌厚重,在大啖羊肉之後,吃了一兩塊就覺飽脹了,不如來塊棗涼糕來得清爽宜人好了,今天小編關於華北美食中北京菜就介紹到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