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滿大街的土家掉渣餅,怎麼就離奇消失了呢?

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今年不準備回農村老家了。早上在食堂偶遇土家醬香餅,有近一年時間沒踏進過單位食堂了,畢竟味道確實太不友好了。看到醬香餅突然想到了十多年前風靡大江南北、開滿街頭巷尾的土家掉渣餅,公交車站附近尤其多,賣的2元錢一個。彼時正好是某知名披薩剛剛進入重慶市場,我們戲謔地稱其為

土得掉渣披薩

,畢竟跟披薩還是有點像,就是配置低了點。

曾經滿大街的土家掉渣餅,怎麼就離奇消失了呢?

都是現做現烤現賣,油滋滋的,質地綿軟蓬鬆,口感香濃油潤,面上點綴著醬肉。味道還是可以,吃過很多次,不過這玩意兒不能當正餐吃,也就是吃個稀奇。現在市面上還較為常見的土家醬香餅跟它還是有點像的,不過餅要薄很多,烙成大餅後切成小塊來賣,味道也頗為相似。

在重慶這個以大米為主食的地方,餅食難有很大的市場,畢竟麵食界還有小面、抄手、包子饅頭這些。如果早餐吃這玩意兒的話,整個上午都會膩得慌。

這就是土家掉渣餅大範圍消失的第一個原因,它不能成為日常飲食,不具備高頻消費屬性。

即便不具有高頻消費屬性,土家掉渣餅還是有一定市場空間的,可做打尖充飢之用,也可以吃個稀奇。土家醬香餅便是如此,我不火不網紅,我店不多,但我活得還可以,畢竟很多攤檔都是各種餅食兼賣的。當年的土渣餅開店密度太高,曾見過一條百多米長的街上連著開了三家,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沒飯碗。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開店密度太高,客流量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市場。

其實,土家掉渣餅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不常見了而已。他的結局完美地演示了餐飲行業的某種現象,即“

盲目開店出現井噴現象,大浪淘沙發生倒閉潮,最終理性迴歸到與市場空間相匹配的開店密度

”,李串串如此,鋼管五廠如此,髒髒包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