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之喵星秘史:韓非與貓,國之存亡

動物世界之喵星秘史:韓非與貓,國之存亡

它活潑可愛毛絨絨,它眼睛大大像糰子,長長的鬍子,圓圓的臉,嘴邊營養膏,掌下毛線團。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貓。

看到可愛的小貓,我們總不免大叫一聲,阿偉死了,以示尊敬。其實啊,不光我們現代人喜歡可愛的喵星人,古代人對小貓我是禮敬有加,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更是把貓奉為神明,這是怎麼回事呢?貓的本字是“貓”,《大雅》中提到:“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原來啊,根據《禮記》中的“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這句話記載,兩千年前的東周人每到臘祭之時就要舉辦祭祀貓神的典禮,在他們的心中貓帥氣威猛,是捕鼠利器,供奉小貓可以讓來年的田裡不會有鼠患。

戰國時期莊子和呂不韋也曾經在自己的著作中記載古人對貓咪捕鼠能力的誇讚。《莊子》中記載的捕鼠不如狸狌以及《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以狸致鼠,所說的狸狌和狸都是對貓的別稱。

動物世界之喵星秘史:韓非與貓,國之存亡

我國人養貓的歷史源自於5300年前,在那時的人的心目中,貓的形象永遠是威嚴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更是在《詩經》中更是稱讚貓,“有貓有虎”,氣勢不輸百獸之王。當時的學者們常常會在論述政事時,引用貓來做諷議君臣之道的載體,這些故事大多出自春秋戰國時期,非常具有哲理。

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韓非的著作中出現過貓的身影,其所著的《揚權篇》中曾經明確記載了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關於這句話,還有一個非常宏大的歷史背景。

繼公元前280年,秦國大軍水淹郢都之後,楚國元氣大傷,隨後,秦國開始著力對付燕國和韓國。公元前233年,燕國為反抗秦國,派荊軻來刺秦,給秦國送了一個滅掉燕國的好藉口。太子丹死後,秦王嬴政為尋求人才,徹底滅掉其它國家實現統一,開始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武力,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韓非離開了故國,來到了秦國,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悲劇。

韓非來到秦宮之後,韓非子借貓向秦王嬴政講述了君主集權的必要性,話語雖然冷峻,但是十分形象。韓非在存韓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獨立的,他厭惡韓王的不作為,但是也已經意識到韓國已經無力迴天,為了儲存韓國,身為韓國宗室,又渴望施展報復的韓非,將自己的才華對秦王傾囊相授,是必然的。一句令狸執鼠,不僅表現了他冷峻深邃的思想,也透露著他對自己悲劇人生的思考和無奈。然而,這樣有著真知灼見的人最終卻因為上書存韓而被同門李斯誣陷,被逼死在獄中,結局實在是令人嘆惋。

動物世界之喵星秘史:韓非與貓,國之存亡

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除了韓非之外,還有許多文學家也用貓來諷議時政。比如劉基和宋濂,就曾經在自己的著作中,借用兩則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來表達他們對為君之道的不同看法。比如《郁離子》中的趙人本末倒置,忘記自己收留小貓的初衷,是為了根治鼠患,而不是防止貓吃雞。話說在戰國時期,有一個趙國人因為擔心鼠患,就派人到中山國去借貓,過了一個月,貓終於把老鼠抓光了,可是家裡的雞也沒有了,他一氣之下,決定把貓趕走,誰知他的父親卻阻止了他。而宋濂筆下的衛國人束氏養了很多貓,卻從來不讓小貓抓老鼠,反而給它們吃很多好吃的肉。有一天,它的朋友書生來借貓抓鼠,結果小貓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老鼠反而被嚇跑了。

從古至今,喜歡貓的人都喜歡它呆萌可愛善抓鼠,不喜歡貓的人都覺得它過於狡猾靈敏,不如狗忠心。正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們,或是不會用權,或是持重多疑,或是過河拆橋,臣子在他們手下永遠更像是寵物和工具,順者昌,逆者亡,沒有自己的立場和尊嚴。

時至今日,貓在我們面前已經不再是這種嚴肅的形象,許多文學作品都會把貓當做主人公來講述許多妙趣橫生的歷史故事,例如《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的作者就借用了一群小貓講述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歷史,其中的春秋戰國篇非常精彩,值得一看。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貓更像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透過這篇貓咪的秘史,我為大家敘述的正是春秋戰國時期貓在當時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在文學家筆下所具有的意象作用,因為史料缺乏,所以故事講述的比較牽強,在之後的動物世界中,我會盡量彌補這個漏洞,為大家呈現更有趣的動物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