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吃飽吃好還能減肥?這1個簡單小妙招,速速收藏

哺乳期的媽媽煩惱特別多,雖然很想瘦身,但是又怕因為自己吃的少,奶量變少;而如果不控制飲食,又擔心自己錯過了黃金減脂期而再也瘦不下來。

其實,首先媽媽們千萬不要擔心瘦不下來的問題,因為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比不餵奶的媽媽更容易瘦身成功,恢復的速度也更快。這是因為,每天透過母乳,我們的身體要比普通人多消耗500-800大卡熱量,用於產奶。而想要既保證奶量充足,又可以輕鬆瘦身,你只需要記住這個產後減脂飲食原則:補足女性產後所需的營養素,改變飲食習慣,減少多餘熱量,增加食物體積,製造出能量負平衡的缺口,慢慢減脂。

哺乳期媽媽每天要攝入大概2300大卡的熱量,那麼減脂的哺乳媽媽也要保證每天攝入的熱量不少於1800大卡,這樣才能在自己瘦下來的同時保證奶量。很多媽媽為了減肥不吃主食,不吃肉,每天餓的自己飢腸轆轆的,自身的營養都不足,如何提供多餘的能量來給寶寶產奶呢?我們身體是很機智的,如此一來奶量自然就會減少了。保證媽媽自身的熱量需求,是保證奶量的前提。那麼,1800大卡,到底要怎麼吃呢?看看這些數字你是不是就頭疼啊!因為這也太抽象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吃飯精確到克。

下面我教你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控制每天吃的熱量。

美國精準營養推薦——手掌稱量法

我們每個人都自帶一個適合自己的食物「稱量器」,就是你的手。手是你最好的食物比例尺。1 米 5 的人有一雙小巧的小手,1 米 7 的人有一雙修長的大手,不同大小的手,對應身體不同的需求。

把手攥成一個拳頭,這應該是你每頓飯主食的量,也就是大約二兩左右的量。建議你粗細糧搭配,可以是米飯,雜糧饅頭,雜豆粥,玉米,紅薯等等。把手掌攤開,手心部分,這應該是你每餐蛋白質的分量,相當於一兩瘦肉或一個雞蛋的份量。可以是魚,蝦,去皮雞肉,瘦牛羊肉,雞蛋,豆腐。

兩個手捧起來,這裡面裝的應該是你每一餐蔬菜的分量,注意蔬菜最好選擇葉菜和瓜果類的蔬菜,像土豆、芋頭和山藥,這種澱粉含量高的根莖類植物,可不能算是蔬菜,應該分到主食裡面。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這三類食物重量,指的都是生的乾重,可不是煮熟後的分量,你千萬不要弄錯了。

把手縮起來,手心呈一個小窩狀,小窩裡面應該是你每天需要的堅果的分量,大概就是 10 克了,約等於 6~8 個巴坦木,也就是美國杏仁。用自己的身體量化飲食,告別枯燥的卡路里計算,同時注意烹飪方式,減少外出就餐,會讓你的能量攝入變得可控。

此外,我們還需要在日常飲食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少吃多餐

媽媽們開始的胃口都被撐得很大,希望大家循序漸進來縮小胃的體積。建議媽媽們採用5-6餐制,當然我這裡所說的5-6餐,可不是頓頓大魚大肉,希望大家在保證早中晚3餐,好好吃飯之外,再有2-3次的加餐。加餐可以是一個低糖水果,一份低糖或無糖酸奶,一小把堅果。少吃多餐,每餐八分飽。不用捱餓,輕鬆瘦身。

二、每頓吃到 8 分飽,主動製造熱量缺口

對於想要健康減脂的人群來說,你只要改變飲食習慣,減少攝入多餘熱量,就可以達到減脂目的。

具體怎麼做到呢?

建議你每天透過飲食,製造 500 千卡左右的熱量缺口。落實到每頓飯上,就是把原來每次都吃到 12 分飽,改成 8 分飽。

回憶一下,你在吃飯過程中四個階段的感受——餓、不餓、飽、撐。大多數人吃飯都要吃到撐的狀態,才放下筷子,這就是 12 分飽,超量了。我希望你在吃到第二階段——不餓,也就是可吃可不吃的時候,放下筷子,這就是 8 分飽了。由於胃部的反射弧比較長,當你感覺 8 分飽的時候放下筷子,一會就會感覺到飽了。

8分飽可以幫助我們逐步縮小已經撐大的胃部,當然,你可能會在 2~3 個小時之後,又有飢餓感,這是正常的。這個時候可以加餐,比如在上午 10 點,下午 3 點。暴飲暴食會把胃部撐大,讓身體處在脂肪容易合成的代謝環境。因此,少吃多餐的目的是為了平衡一整天的血糖。

三、粗細糧搭配吃

保證不捱餓,有很強飽腹感就靠粗細糧搭配吃這個原則了。

粗糧消化吸收慢,飽腹感更強,不會造成胰島素過大的波動,不會造成脂肪的過度合成。是減脂期非常好的主食選擇。有的媽媽會想,粗糧又有飽腹感,又熱量低,那我減肥的時候全吃粗糧好不好?

金老師是不建議你這麼吃的,很有可能你減肥沒成功,每天排出的氣體,先把老公逼得要跟你分房睡覺了。粗糧中過多的膳食纖維加上減脂期油脂攝入的減少,會造成腸脹氣,便秘的情況。所以凡事不要走極端,完全粗糧,完全無油的飲食方式是不合適的。關於粗糧,金老師建議大家每天可以有一餐以粗糧代替就可以了,可以是蒸紅薯,煮玉米,蒸山藥芋頭,蒸糙米飯等。

四、攝入足夠的水分,少喝“下奶湯”

乳汁中其實,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所以飲水量是否足夠,也是保證奶量的關鍵。哺乳期的媽媽,每天應該攝入不少於2升的水,少量多次的補充,才不會把胃部撐大。 水最好是白開水,不建議哺乳媽媽喝濃茶和咖啡。

很多媽媽會覺得,想要多產奶、奶水質量好、營養足,就一定要多喝“下奶湯”,像豬蹄湯,牛尾湯,鯽魚湯,這類白白濃稠的湯,都是媽媽們經常喝的“下奶湯”,這類湯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營養豐富的感覺。但其實,這湯中的營養並非想象的那麼多,油脂的含量倒是多的很。

想熬出白色濃湯,只要具備三個條件就可以:水,蛋白質,脂肪微滴。

像豬蹄和牛尾,本身含有較多脂肪,在燉煮過程中,水不停翻滾,讓脂肪不能聚合,形成較小的脂肪微滴,與蛋白質結合後,再經過光線折射,就形成了白白濃濃的湯。那麼像熬鯽魚湯,我們在熬製的時候,如果想熬成白色濃湯,有一個步驟一定不能少,就是先用油煎一下魚,再加水不斷燉煮,如果缺少了煎魚的油,這湯無論如何也是熬不成白色的。

所以,湯越白越濃稠,裡面脂肪含量就一定越高。

我們的身體進過千百年的進化是非常智慧的,媽媽在孕期已經有很多脂肪儲存在自己身上,為的就是分泌乳汁的時候可以隨時調取給寶寶營養。所以哺乳期大可不必大補特補,尤其是這種脂肪含量過多的湯。攝入過多脂肪不僅會造成自己脂肪堆積,還會造成寶寶脂肪消化不良型腹瀉。

那麼如何機智少油的喝湯呢?

給大家提供三個小竅門:

第一、可以在湯出鍋後,表面放上幾片紫菜,紫菜會將多餘的油脂吸收,我們把紫菜撈出扔掉,就可以了。

第二、可以在湯做好後冷凍一下,油脂就會在表面上凝固了,我們用勺子撇去凝固的油脂即可做到徹底清除。

第三、就是用吸管喝湯,用吸管穿過表面漂浮的油層,直接喝下面的湯水,是不是很方便呢?

那麼至於白色的濃湯,裡面的脂肪已經和湯水混合,很難過濾,我建議大家還是少喝為妙。當然,除了喝湯之外,湯裡的肉也別忘了吃掉,其實湯中的營養只有肉的1/10。湯對於哺乳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裡面的水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