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每天下蛋嗎?

雞,每天下蛋嗎?

雞隻有母雞才會下蛋,母雞天天下蛋,這是母雞的自然生理決定的,是它的職責。

母雞們有句口頭禪:一天一個蛋,菜刀靠邊站。大意是,母雞正常地每天下一個蛋,主人就不會殺雞,而一旦母雞不能每天下蛋了,就有生存的危險。為什麼?養母雞的目的是,下蛋、孵化小雞。吃母雞肉或燉雞湯不是養雞的目的,只是母雞不下蛋的結果。

一隻母雞從幼年長到成年開始下蛋,通常需要20周左右,成熟早的母雞,18周就開始下蛋,晚點也在21周產蛋。開始產蛋後,正常情況下,母雞每天一個蛋。如果母雞遇到不正常情況,會影響下蛋量,比如,母雞受到驚嚇或者生病,應激反應是不下蛋,所以,養雞場通常在比較偏遠或者偏安靜的地方。此外,雞的體溫比較高,有40度左右,如果夏天雞舍裡通風不好,也影響雞下蛋,嚴重的導致雞生病或死亡。考慮這些意外情況,母雞下蛋量就要打折扣了。

規模化的養雞場裡,要計算產蛋率,養得好得母雞產蛋率在90%以上,按30天一個月算,90%就是有27天下蛋,也就是27枚蛋。中等的產蛋率80%,有24枚蛋也算不錯。但是,如果產蛋率在50%以下,就說明養殖效率很差了,這樣的母雞,會被養雞場提前淘汰掉。

正常下蛋的母雞在長到80周左右就要淘汰了,因為它已經老了,下蛋的數量少,質量也差,但是吃的不減少。此時,養雞主人就會把老母雞淘汰掉,也就是賣掉。當然,也有養雞場會根據市場行情,提前淘汰老母雞的,但是,都會避開產蛋的高峰期。

母雞下蛋後,怎麼補充體內的蛋白質?

我們都知道,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是因為母雞將身體裡的蛋白質轉化到雞蛋裡,那麼,母雞如何補充自身的蛋白質呢 ?

人們常說營養是吃進去的,雞也遵循這個道理。有規模的養雞場裡,母雞的飼料裡有玉米或小麥、有豆粕、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等。豆粕,是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規模化養雞場裡,母雞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粕做家禽的飼料,通常要經過發酵,發酵後的豆粕,將蛋白質轉化成氨基酸、多肽類物質,更有利於母雞消化吸收蛋白質營養。

自然界中散養的母雞也天天下蛋嗎?

前面我們知道了,母雞每天下蛋是其生理決定的,但同時也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規模化養雞可以有效控制母雞生長的環境,但散養雞是自由的,遇到什麼環境無法控制,比如:一群雞在野外覓食,吃到什麼食物,是草還是蟲,無法預知,還有天氣,早上天晴出去了,下午電閃雷鳴,母雞受到什麼意外,也無法知曉。還有一個風險就是疫病的傳染,各家的雞覓食走到一起了,互相傳染病,在發病前,主人無法知曉。

這樣,自然界中散養的情況下,母雞的下蛋數量與質量也會受到影響。據估計散養母雞的最好下蛋成績70-80%,,低於規模化籠養的產蛋率,也就是無法天天下蛋。

相關文章